好文分享 / Article

『和諧』創造與維持之心法

作者:呂師兄

列印

 

  何謂「道」,這是一個很難解釋,但又存在我們日常生活與周遭中,甚至是眼睛一張開就接觸的東西,如何去體會它、了解它,就需要細細去體會及品味。

    在宇宙生成之前,「道」就已在那裡,它無法描述,只能用體會,深悟才能有所得,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。」世間美與不美,善與不善,都是我們自己的識在分辨在運作,若跳脫自己識(主觀),那麼你認為美的,不一定真的是美,認為善的也不一定是善的,因此一件事情應該要用不同觀點不同角度去思維,才能邁向「道」之路。

    「每個靈魂都有不同屬性,人們通過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和心靈這六種感覺來認識世界。當我們的意見與別人不同時,我們會認為我們是對的」。每個人習慣用自己的經驗、習性、思維去看一件事情,同一件事情可能每個人的看法不相同,因此就容易產生衝突與對立。聖賢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屬性不同,不要強迫他人跟你觀點相同,這樣世界才能祥和。

  一個練功場,就要用「道」的精神來經營,尊重每位同修,不同人有不同思維,用其立場觀點來看一件事情,有時師兄姐要的是訴說,而非答案,只要傾聽,不須答案,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。經典中第八若水章「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居善地,心善淵,言善行,政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」一個教練須如水般,師兄姐任何抱怨、委屈來到教練這,都要能傾聽、接受,那麼練功場才能和諧,每位來練功的師兄姐才能快樂,功法也才能精進,身體健康,這才合乎道的精髓。

  每次參加修道院,都能滿載而歸,修行是一點一滴累積,把自己放空,就像一個空瓶子,才能接受更多東西。第九持盈章:「持而盈之,不知其已」,若自覺已學了很多而自滿,那就不會再進步,因此要學習常常讓自己歸零,讓心態時時處在謙虛,虛懷若谷,才有進步空間。

  老師在書中亦提醒我們,「為什麼我們的成功會帶來很多問題?成功會導致其他人的嫉妒,我們將會為了獲得更多的成功而癡迷於這些成就,以至於我們追求它們直到死亡。因為這個原因,我們會陷入自我的重要性,所以我們不喜歡別人不尊重我們。最後,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逐漸地變得不快樂。如果忘記這些貢獻和所有的榮耀,我們的心就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」。

 
下一篇:談自然法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