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分享 / Article

認識皮膚癌

作者:整理/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 李承翰同學   校閱/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 陳俊賓主治醫師

列印

 

什麼是皮膚癌?

大多數皮膚癌起源於皮膚淺層的表皮細胞局部破壞性(惡性)生長,這類皮膚癌與皮膚惡性黑色素瘤不同,較少擴散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。

 

台灣皮膚癌現況

依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2015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,皮膚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3.61%。前十大癌症當中,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都位於第8位;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9位、女性為第21位。初次診斷為皮膚惡性腫瘤者從民國95年的2,457人上升到民國104年的3,799人,發生人數有逐年上升,上升約1.5倍;其中黑色素瘤266人約佔皮膚癌的7%,非黑色素瘤3,533人約佔皮膚癌的93%。

 

皮膚癌大致可分為兩大類

1.黑色素瘤(佔皮膚癌的7%)容易轉移且不好治療,是較罕見的高度惡性皮膚癌。

2.非黑色素瘤(佔皮膚癌的93%)起源於皮膚細胞,又分為基底細胞和鱗狀細胞癌,其中基底細胞癌因為長得慢、少轉移且不易致命,是最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皮膚癌。

 

什麼是皮膚癌的危險因素?

1.導致皮膚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線的傷害,曾曬傷到起水泡或戶外活動未作防曬。

2.長期受抑制的免疫系統:潛在疾病導致,例如愛滋病毒感染或癌症、或某些藥物或化療。

3.曾接受過放射線照射。

4.傷口長久不癒合、燒傷、接觸化學物質或慢性砷中毒等。

5.有黑色素瘤的家族史。

6.有一種皮膚癌史的人,在未來兩年內有20%的機會發生第二種皮膚癌,老年患者容易在多個部位發生皮膚癌。

 

皮膚癌的症狀是什麼?

大多數基底細胞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,一般不痛不癢,所以常見民眾延後就醫;初期皮膚出現異常的變化,包括不正常的斑塊或腫塊,可呈現環狀或菜花狀、硬斑塊丘疹等、黑痣變大隆起、長期潰瘍傷口等,這類皮膚癌有個特別症狀是容易出血,假如洗澡、洗臉於皮膚異常處容易出血,尤其需要注意。

 

皮膚癌最常見的部位為何? 

皮膚癌通常出現在長期反覆暴露於日曬的皮膚,例如臉部和鼻子、耳朵、脖子後部和頭皮的禿頭部位。較少見的是出現在少被日曬的部位,例如背部,胸部或四肢。但是,皮膚癌仍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地方的皮膚上。

 

醫生如何診斷皮膚癌?

通常嚴重案例,醫師即可憑外觀診斷皮膚癌。對於早期病灶,醫師可藉由皮膚鏡檢查,如有懷疑可以進一步安排皮膚組織切片病理化驗,得到皮膚癌的病理診斷確定。

 

皮膚癌的治療方法是什麼?

治療方式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和大小,皮膚癌的種類以及患者的健康狀況,只要早期就醫接受適當治療,皮膚癌大部分是可以痊癒的。如果沒有及早治療,皮膚癌可能會蔓延擴散,那治療將會變得相當困難,甚至無法治癒。

①基底細胞癌:

大部分以手術切除即可,治癒率非常高(>97%以上)。

②麟狀細胞癌:

早期大多以手術切除,若為晚期還會加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。

③黑色素癌:

早期以手術切除即可,若轉移至淋巴遠端器官,則需再加上標靶藥物治療或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。

其他類型的皮膚癌治療:

如不適合以外科手術治療的情形,可能的治療選項還包括冷凍治療手術、光動力療法、激光手術和口服藥等等。

 

有可能預防皮膚癌?

預防皮膚癌的關鍵是防曬要做好。另外,若希望早期發現皮膚癌,那就需要認識皮膚癌的常見徵兆,自己多注意皮膚的異常表現,當您發現有異常問題,應儘早請皮膚科醫師為您診治。
 

皮膚腫塊是否為良性或惡性的一個簡易判別方式
ABCDE自我檢查方法

 ASYMMETRY / 不對稱性:惡性腫瘤大多看起來不對稱。

 BORDER / 邊緣:惡性腫瘤大多邊緣不平滑、不規則。

 COLOR / 顏色:惡性腫瘤大多顏色不均勻。

 DIAMETER / 大小:後天發生的腫瘤直徑超過0.6公分要特別注意。

 ELEVATION / 隆起:惡性腫瘤生長快速,會在數週至數個月內快速隆起。

 

總結

皮膚癌預防應著重平常注意防曬,定期自我皮膚檢查,是皮膚最基礎的保養方法。如果發現皮膚上出現不尋常的腫瘤、潰瘍或痣的顏色、形狀突然改變、容易流血或傷口不易癒合等,都應該尋求醫師協助,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。

下一篇:淋巴癌